不久之前,舍友给我推荐了余华的一本叫《活着》的书。没看内容之前,我盯着封面想了许久,想起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活着比死去更艰难,但是往往大多数人选择迎难而上”。
“活着”一词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索取,而是来自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得以延续的渴求,对命运给予一切的忍受,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快乐、灾难痛苦和平凡枯燥。当遭遇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绝望的时候,当想要结束生命借以逃避的时候,身边的人都会劝说,“活着就是最好的,活着就还有希望,活着就还有改变一切的可能。”我想,这应该就是“活着”的力量。
《活着》一书从徐家的败落写起,用平静缓和的语气极具感染力的叙述了主人翁“福贵”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到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和夜以继日的豪赌,并乐此不彼,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风光,然而好景并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沉痛代价,由于赊账半年的累积,祖辈留下来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他由远近闻名的阔少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父亲处理掉所有的田产,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就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去当了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父母已经病故,女儿凤霞也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过好日子了,谁料,厄运之神并没有离他而去,而仅是刚刚靠近,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他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取了生命;女儿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难产;妻子家珍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富贵从今往后再不分开,却死于软骨病;便头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7岁的外孙苦根也不肯放过,吃豆子被撑死了。他身边的亲人们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他们。四十年后,他依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厄运夺走了他所有的亲人,一个不留。一次次遭受沉痛的打击,他没有怨天尤人,依旧乐观坚强的活着,他始终相信活着就有希望。
主人翁叫“福贵”,虽然这个名字在农村略显粗俗,但是无不显示出父母对子女大福大贵的期盼。纵观福贵一生,似乎与“福”和“贵”格格不入,甚至尽可以用悲惨来形容。相信所有人读完《活着》以后,都会为福贵深感同情,认为他非常的不幸。虽然他叫福贵,可是从他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出任何的福贵之气,更多的则是不幸。
大多数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它是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也是一个人价值的所在。活着,是为了什么而活?还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每个生命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花。正因为幸福来之不易,所以才更加渴望和珍惜。
主人翁福贵一生坎坷,亲人相继离去,他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却依然乐观的活着。他的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难能可贵,在如今更是珍贵。败光家产之后的福贵,家境贫寒,遭受命运的不公,每一次打击足以让他绝望到死,然而他并没有。他没有像现在的部分人一样,因为考试没考好、家庭作业繁重、工作生活压力大、遭受委屈、失恋等原因而自杀,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也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没了生命我们将失去一切,只要我们还活着,一切都有希望。不管遭受怎样的打击,我们要发扬“福贵精神”,依旧乐观的活着。
活着是每个人的权力,只有活着我们才能追求幸福,为了我们的幸福,不仅要活着,还要像“福贵”一样,发扬“福贵精神”,乐观的活着。
作者简介:谭因军,土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本科生。来自广西桂林,这里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由于自己生长在一个美丽的城市,我喜欢去旅游,平时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看球赛(篮球、足球)、练毛笔书法,偶尔看看书陶冶性情。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周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