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常常来说,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为经典作品而被推荐多是因其极具表现性的“幽默与讽刺的艺术”及关于书中主要讨论的“婚姻问题”的真知灼见,如上所记的那句话常常被作为全书的精髓引用,这也确是此书名《围城》的来历。然而在真正接触到这部作品后,深深吸引着诸位读者的除却上述所提及的两项以外,还有其极具魅力的趣味性,这不仅来自于钱先生写作语言的幽默风趣以及笔下情节的妙趣横生,还来自于从主题中逐渐渗透的一种趣味——生活的趣味。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作为本书的开始,这段景物的描写就已透露其中自蕴的一种雅趣,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拟喻,让这一番景物除带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外,又在这景上平添几分趣意,相较于平淡记叙式的景物描绘,不失自然而增了风趣,可谓妙不可言。景物尚且如此,人物的刻画就更见钱先生笔力。作为历来许多作品遗憾的浅薄之处,人物刻画,因对一个人产生的印象,其性情品格往往也参与构成,故这些看似外露实则内含的复杂的特质,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现,所以人物的刻画在若干作品中多有显浅薄单调。而在钱先生的巧妙文笔下,人物的刻画不再单单是来自简单的外貌刻画,人物的整体形象通过极其生动的妙喻和多种层次的渗透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人物立体了起来,从书中投映到我们的眼前,再佐以钱先生固有的风趣,就成就了书中各具特色,真切有趣的人物群像。例如方鸿渐初见唐小姐“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一个可爱美好的唐小姐的人物印象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出现,而且从方鸿渐见唐小姐的这种印象不难看出,这其中所潜藏的一份爱慕之情,自然后面方鸿渐对唐小姐的追求更显得顺理成章,读者见情节的发展也是会心一笑。这就是语言的趣味。实际上这些场面都是生活中处处寻常可见的,而在《围城》中所表现出的风趣美好不少便是这语言的魅力,钱钟书被称为“语言大师”,也正是因为他这几笔,使得生活的平淡之处开出这般“趣味”的花。语言并不单单是用于简单的描述,它是具有魔力的,而能否释放这种魔力就取决于你怎么使用它,富有趣味的文笔正会“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
作为一部描绘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的作品,《围城》以方鸿渐这个游学归来的乡绅家族中国青年的缀起那个年代所经历的故事,在跟随着方鸿渐经历人间世事时,不少人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个有着人性的缺点,也有着人性的美好;经历过悲伤、痛苦、绝望,也感受过欣喜、欢乐、幸福的过着平淡生活的人,不正是你我吗?因为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无缘学位证书而为了给家人交代购买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证书;在邮船上经历被鲍小姐根本没有感情的欺骗;在可以说明所倾心的对象并非苏小姐却久久未曾道明;在失恋之后依靠自我安慰消沉;在经历多番挫折后逃离似地前往三闾大学;在三闾大学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迷茫不安,终其所有,囿于“围城”之中,这正如纪伯伦的诗歌《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万幸的是在不甘心之外,在“围城”之中,方鸿渐没有失去对生活的趣味的追求。
鲍小姐的欺骗最终也没有完全消抹去方鸿渐对爱的追求;虽然以“克莱登大学博士证书”骗得乡里人包括家人的相信,自知行为不可取也终究还是知做事为愧,愿更多以自己本事为生;最终没有再欺瞒苏小姐,书信以告知真相;同赵辛楣“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时互相帮扶;在三闾大学教书并不敷衍了事而是确切地传授着知识;认清三闾大学终不是长久之处而不愿继续混迹;在经历鲍小姐、苏小姐、唐小姐后找到那个真正适合与自己结婚的孙小姐,这一切的故事也是在这生活中发生,在经历这些事情时,方鸿渐绽放出了自己人性的美好,也体会着生活的乐趣。纵观全书,方鸿渐的生活平淡,甚至是日渐愈下,但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够保有希望,过着寻找乐趣的日子。生活不如意之事虽十有八九,但那十之一二不就是如意之处吗?方鸿渐所过的生活也正是你我的生活,虽然生活中充满苦难,但是隐藏在生活中的还有乐趣,这是足以支撑我们行走晚整个人生的力量。它们是我们真正认清的自己的灵魂,是生活中存在的来自家人、友人、侣人的爱,是对无奈生活的不妥协,是对生活保有的真挚的希望。钱钟书先生把生活的无奈藏在风趣的语言下,又把生活的趣味藏在这无奈之中,幽默有趣的不仅是语言,也是人生。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生活就像这一串葡萄,它自然是有好也有坏,而你的乐观或悲观取决于的是你对待它的态度。你愿仅仅囿于城内,还是在这座围城内体会到更多其中的情趣,都取决于你。我所愿的是你除却回忆,更多留有的是希望。
【作者简介】
伍相宇,关于202017级本科生,现任土木新闻中心新媒体部部长,对生活充满热情。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 伍相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