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写道:“我们对科技的期待越来越多,对彼此的需要却越来越少。”随着不断成长,我们所谓的独立,渐渐衍生出孤独。从农村、县城、到城市求学、上班,经常是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赶着早高峰的人潮,开始新一天的忙碌,在万家灯火的深夜下班,回到出租屋,简单饱腹,捧起手机发微信、看剧、刷微博,然后在昏沉沉中睡去。而孤独感常常会在深夜纷涌而至,成为那挥之不去的阴影。你会怀念小时候慢节奏的生活吗?你会想念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吗?
其实,孤独感等消极感受是心态与所处环境的错位造成的。换句话说,中国人骨子里的乡土本性是习惯拥有丰富社交的熟人生活,而城市人口的流动和经济的增长难以避免地使城市生活变得快节奏。期望与实际不匹配,自然不会愉快。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后才加快城市化进程。2016年人口普查,我们国家还有7.4亿农村人口,2亿多农民工。中国的城市化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所有我们国人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受到延续2000多年的乡土生活的影响。而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是并行不悖的文明形态,他们之间并不是非彼既此,你死我活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只是差异而不是差距,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乡土本性是我们需要一些理解的存在。
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把视角放宽,去探索这种乡土本性的具体内容和来源。就如费孝通先生自己所言:“搞清楚乡土中国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具体的了解中国社会”。做中国平民,我们要去了解乡村,了解一种我们骨子里就有的价值观,不管多富有,守住质朴,不管多风光,恪守谦卑,不管多强势,保持温情。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老一辈社会学家代表人物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开了一门乡村社会学课程,并将其讲课内容编辑成一本小书出版,这便是中国在世界社会学界都颇有影响力的著作《乡土中国》。
在《乡土中国》开篇,先生就开通名义地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如今城乡二元分化严重,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认为他们土气。而费先生觉得这个“土”字用的很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生产常常固定在一片土地上,俗话说的好,安土重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每天的生活是相似的,接触到的人也是相似的,无非是街坊邻居和同村的亲戚。稳定不变的生活状态便是一种土气的特色。只有直接依赖泥土的生活,才会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地方生活的人,才能从容的花时间去摸清楚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生活。
像母亲对于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儿的言语是很难听懂的,而母亲听来却一清二楚,还能听出没有说出来的更深含义。
所以,中国传统乡土本色在于——熟悉。因为熟悉,大家相处不需要现代社会抽象的法律规定,只需要掌握手段和目的之间的个别关联就可以。不同于以城市为主导的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是一个以礼俗为主导的社会。
而在“文字下乡”“再议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民他们不认字不是因为愚笨,而是文字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来帮助到他们社会生活。这一点可以从空间阻隔和时间阻隔两方面上来说。
从空间阻隔上来说,乡土社会并没有易于识字的环境,人们在熟人社会中面对面交流,可以轻易地辨别别人。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足以代替姓名,作为区分其他人的符号。而文字,在作为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来说,本身是有缺陷的能达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在乡土社会中并没有发挥到它的用处,所以文字也就可有可无了。
从时间阻隔上来说,乡土社会生活安定,他们的个别经验就等于世代经验。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是历代不移的。人们在同一环境中,后代所走的全是前人的脚印,时间没有阻隔,语言也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文字也自然无关紧要了。
费先生认为对于农村,在基层发生改变之前,不必打扰,不必将文字强加于农民,世代相传的语言足矣。
城市对于农村,态度应是不干预,任其发展。
在费先生所著书的1947年,这种观点是合理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9.6%的高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58.52%,成为一个城镇化进程过半的国家。从长时段看,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真正实现了一场伟大的转型,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不仅带来城市的变革,更为根本的是投射到了乡村,均质化的小农已高度分化,长期依赖过密劳动投入的土地密集型农业已转向依赖资本投入的劳动集约型农业,承载乡土社会的村庄呈现分化,维系熟人社会的制度出现锐变。城乡二元差异与日俱增。
今天,城市丰富的机遇、更多的收入以及更多的生活的压力促使农村人向上、向城市跳跃。毋庸置疑,考大学是最好的跳板,新一代年轻人身上背负着老一代人太多诸如“鲤鱼跳龙门”的期望。
可鲤鱼越过龙门,龙门后面是什么呢?鲤鱼又真的能化身为龙吗?
在当代,可以说,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通过念书得以改变命运,最后在城里找到一个安居之所的人并不少见,但他们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关于上一代人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痛苦、屈辱,还有望不到边、无穷无尽生存的折磨和厄运的记忆。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和人格的屈辱感,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像一条运气很好的鲤鱼,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跳出了令人绝望的农村,但这种逃脱的幸运并不能给他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他所出生的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长长的阴影,只要还有家庭成员处于不幸和痛苦中,逃脱的个体就不可能坦然享受生活本该具有的轻松、愉悦,一种血肉相连的痛楚,总是无法让他对有着共同成长记忆的亲生兄妹的困境视而不见。
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命运?
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一代人选择在体力最好的时候结婚生子,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也不可避免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而他们的下一代又是他们当年的自己,又是一代留守儿童。
客观而言,农村自身的生产已经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更多时候,获取基本的家庭开销,还是不得不以肢解完整的家庭结构为代价。这样,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而在一位毫无知识的农民工半生的劳作中,也仅仅只是维持了一种最简单的生存,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半点养老的资本,贫穷和贫穷的传递,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宿命。而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养老为例,尽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但这一朴实愿望,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前受到了极大挑战。
摩罗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一文中,曾经感叹,“所有的农民都本能地希望通过儿子进城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过是复制电影上流行的‘你撤退,我掩护’的故事模式,留下来作为后盾的不堪一击,固然难免一死,逃脱者面对亲人的沦陷更加无能无力,也只能痛不欲生地仰天长嚎”。
当代农村,靠一人得道做到鸡犬升天,以个人力量来拉动整个家族改变,实在太难。我们所期望的不应再是自己或者下一代冲出泥潭,迈入城市,经过努力后,荣归故里,带来财富。我们应做的,就是在脚下这片土地,自己扎根的土地。以集体的身份、用集体的力量,去改造它,无需背井离乡,也可创造财富。
而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及当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融入,他们的 “出村不回村”,正在令乡土中国日益变为回不去的“故土”——乡村制度、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及以“礼治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都在这一场村庄转型中面临严重的打击与挑战。
还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实施,乡村开始被视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并将乡村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进行建设,不再与“农业”、“乡村发展”与“农业发展”混为一谈。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新论述,认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乡村发展,不必盲目推崇城市化,认为城市地位就高于乡村、让农民进城就能解决“三农”问题,以“城镇化”来消灭乡村;也不必沉迷于田园牧歌式想象,这种想象只能是生活在乡村之外的他者的浪漫而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已。秉持乡村主位的战略立场,就是因为真正地体味到乡村人民的辛劳与苦痛,期望通过发展乡村、振兴乡村,而不是消灭乡村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让乡村人民无须离土离乡也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作为扎根乡土中生长的我们,依恋着质朴熟悉的乡土本性,却因面对对传统乡土社会在城市化前分崩离析的无可奈何感到痛苦。在痛苦并着依恋中,我们在这片乡土上,努力地去汲取知识,去挑战着命运。未来是怎样,没有前人经验,我们尚难以想象。是义无反顾的脱离乡村集体,拼命地去扎根在车水马龙的都市,还是回到乡村,继续着父辈代代的轮回。无论哪种,可以确定的是,当代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改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描绘的大部分乡村形态特征,正在慢慢消亡。
后记:读罢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或因阅历尚浅,对人际关系中的“差序格局”,社会治理中的礼仪秩序、权利结构,难有成论的见解。却因亲自体验了乡村制度的逐渐分崩离析及个人在集体贫穷前的渺小对乡土本性和乡土未来颇有牢骚之言。故作此篇。
参考文献 :
1. 乡土中国,费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4-01
2. 吴理财,近一百年来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 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6月,第35卷第3期
3. 刘守英 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2018-10-18
4. 走出乡土--阅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札记之一[J],陈心想,书屋,2015-02-01
5. 《乡土中国》主要内容简介及读后感3000字 , 百家笔记网,2018-4-24
6. 女博士嫁到农村十年:代际贫穷轮回 看不到前景,央广网
个人简介: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向往在小桥人家,有流觞曲水,能手不释卷;也常常闹市静坐,沉浸书中,遨游天外。我是2018级关于20的金嘉淇,我愿以书会友,把其中的葡萄美酒慢慢倾诉给你听。
来源:土木新闻中心